2016年9月4日至6日,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在广东省惠州市罗浮山举行。此次大会由农工民主党中央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中共惠州市委、市政府承办。大会以“弘扬青蒿素精神,传承创新中医药,共促人类健康”为主题。屠呦呦团队代表、4位国外诺贝尔奖获得者、10余位医学院士、国医大师及数十位各省中医药大学校长、国内、港澳台中医药医学领域专家齐聚罗浮山,坐而论道!北京军颐中医医院领导应邀参加此次大会。
▲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主会馆
▲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会址
9月4日下午6时10分,葛洪博物馆开馆暨葛洪雕塑揭幕仪式在惠州市博罗县罗浮山风景名胜区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龚建明,广东省副省长蓝佛安等出席仪式。阿龙· 切哈诺沃、克雷格·梅洛、马丁·查尔菲、哈拉尔德·楚尔·豪森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部分“两院”院士、国医大师等也出席仪式。
▲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主会场---罗浮洞天
▲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正式开幕
揭牌仪式结束后,博物馆邀请嘉宾参观1600多年前我国中医药科学发展成果。其中,葛洪著作《肘后备急方》中提到“清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其汁,尽服之。”成就了屠呦呦女士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也成为在场热议的焦点
▲中共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
▲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蓝佛安先生致辞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先生致辞
9月5日上午8时10分,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正式开始。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蓝佛安致辞;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农工党重要龚建明副主席代表主办单位致辞。热烈庆祝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大会顺利召开,同时表示,本次大会将主题定为:“弘扬青蒿素精神 传承创新中医药 共促人类健康”。医学界的大咖们,将齐聚罗浮,围绕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推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互借鉴、融合发展进行深度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全国人大常委、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任龚建明先生致词
大会中,中国中医科学院代表屠呦呦,针对“抗击疟疾:葛洪的启发,青蒿素的发现与应用”进行专题报告,在报告中,屠呦呦代表表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我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 廖福龙教授作针对“抗击疟疾:葛洪的启发,青蒿素的发现与应用”进行专题报告
▲大会现场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对此深有感悟。他认为,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能产生原创成果。中医药学从来不是封闭的,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吸收不同时代的新认识和新技术方法为我所用。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中医药发展也需要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不断丰富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他还认为,中医药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领域,中医药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原创思维可谓科技创新的不尽源泉,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力。“我们提倡中医药现代化,不是说传统不重要,探索中医科技创新的路径和方法,既要善于从古代经典医籍中寻找创新灵感,也要善于学习借鉴科学技术。”而这一观点也得到参会人员的一致认同。
▲大会现场
▲阿龙·切哈诺沃作学术报告:精准疗法是我们未来医学的方向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龙·切哈诺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闫树江副局长作主旨报告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闫树江副局长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先生作报告 《治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西医融合的成功典范。
▲“问道罗浮——葛洪生平事迹展
▲大会现场学者认真聆听
会后,北京军颐中医医院领导谈到参加会议感受时讲到: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的成功召开,对我国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的提高以及新技术的研发、临床推广应用,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北京军颐中医医院作为以脑病临床治疗、预防为重点的中医现代化医院,通过此次大会,更加明确了医院建设方向,不但要打造具有军颐、优势突出的现代化中医品牌医院,更要成为健康管理与健康服务为一体的新型中西医结合医院,为更多更广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